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欢迎您!今天是:
党群工作
首页 - 党群工作 - 正文

【教育家精神与石油报国】张守谦:学高德鑫育桃李 烛火丹心献石油

来源:地球科学学院 发布:2024-10-11 16:37:20  点击量:

张守谦,教授,中共党员,地球物理测井领域专家,致力于电法测井、岩石物理学、水淹层导电机理及精细评价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曾任中国石油学会黑龙江省测井学会副理事长。1934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宜阳县张坞镇程坞村。1955年考入北京石油学院勘探系测井专业,1960年至1964年于北京石油学院勘探系测井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64年9月到东北石油学院从事教学工作,1978年任测井教研室主任、党支部副书记。1988年前往美国密苏里大学访学,考察有关岩石电性参数的测量方法、仪器和技术,同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东北石油学院勘探系建设初期部分教师合影(张守谦:二排左三)

至诚报国  投身石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石油资源,石油专业人才匮乏。1955年,在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读书的张守谦下定决心要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于是报考了北京石油学院勘探系测井专业。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张守谦认识到想要加快石油工业发展、脱去“贫油国”的帽子,就要培养更多的石油专业人才。因此,在1964年7月硕士毕业后,他放弃城市生活,毅然决然地远赴坐落于大庆油田的高等院校-东北石油学院任教。

东北石油学院建校初期办学条件极为艰苦,初到学校的张守谦等教师用“捡粮、种地、干打垒”的创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投身于国家石油教育事业。1975年,东北石油学院更名为大庆石油学院,并成立了测井教研室,张守谦任教研室主任。他将全部精力投入教研室建设中,筹备开设石油矿场地球物理专业(即测井专业),制订培养方案,安排授课任务,加强实验室建设。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1979年学校开办了测井专业,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张守谦为第一届本科生主讲了电法测井原理课程。同年,在大庆油田的大力支持下,张守谦组织创办了岩电参数测量实验室,逐步完善实验室的硬件设备,提升了岩电参数测量水平。1982年至1985年,测井专业引进15名专业教师,解决了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1992年,张守谦创办了大庆石油学院“产、学、研”生产测井队,提高了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在张守谦的带领下,大庆石油学院测井专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石油测井专业人才。

大庆石油学院勘探系测80级毕业合影(张守谦:一排右二)

躬耕教坛  潜心育人

1979年测井专业首次招生,专业建设初期百废待兴。张守谦克服重重困难,为第一届测井专业学生首开电法测井原理课程。没有合适的教材,他就在大量搜集、整理文献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讲稿、教案,力争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课堂上,他用丰富的图例、工整的板书,将每一个知识点讲精、讲细、讲透,条理清晰、概念完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学生高度好评。课后张守谦耐心为学生答疑解惑,有时候下课1个小时也走不出教室。在平时生活中,张守谦主动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帮助学生,解决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因而受到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他真正做到了“仁而爱人,有教无类”,表现出一位师者的高尚品德和家国情怀。

1981年张守谦组织编写了《石油地球物理测井》教材,这是全国石油院校地质、采油、钻井等专业的第一本通用教材。该教材从专业需求出发,紧密结合现场生产实际,强调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并重,在基本原理部分做到阐述清楚、明了,能够使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人都易于接受,而在应用部分则进行全面和详尽的阐述,充分满足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需要。该教材包括电法测井、声波测井、放射性测井及其他测井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是一本影响深远、应用广泛的专业教材。

测井专业首次招生后,教研室师资严重匮乏,大量的专业课程无人讲授,张守谦勇挑重担,利用自己丰富的学识,先后讲授了电法测井原理、钻井地球物理测井、测井解释、测井地质学和专业英语等多门课程,甚至一年内承担了三个年级的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虽然教学任务繁重,但是张守谦没有降低教学要求。他认真备课,精心准备各个教学环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上好每一堂课。张守谦很早就提出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之间必须紧密结合,强调数理基础是学好专业课的先决条件,在设计培养方案时,加大数学、物理、计算机课程的比重,为培养学生深厚理论功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强调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此外,他提出加强实验室建设,亲自参与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案设计,开设了多项实验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张守谦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对青年教师循循善诱,严格要求,重点培养;组织开展公开课、示范课,进行教学研讨,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形成“传、帮、带”优良传统。勤修赓续、薪火相传,这一优良传统成为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宝贵精神财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教师,助其快速成长。

张守谦长期坚守在本科教育教学第一线。他平易近人,因材施教,授课认真,专业水平高,深受学生的爱戴与尊敬。他培养了13届700余名本科生和5名硕士研究生,为我国的石油行业培育了大批科技和管理人才,其中很多人已经成为石油科技和石油教育战线的技术骨干、专家及领导等。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谱春秋”,张守谦严谨治学、潜心育人、担当尽责、育才弘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张守谦老师教学生涯的真实写照,他为我国测井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甘为人梯  坚守匠心

1979年,大庆石油学院招收了测井专业学生,但是由于实践教学资源严重缺乏,面临无法开设实验课的窘境。张守谦多方奔走,积极协调学校、院系和油田生产单位,在学校及大庆油田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岩电参数测量实验室,开设了常规储层物性测量、水淹层岩电参数测量、高温高压岩电参数测量等实验。他组织教研室的同志查阅、翻译资料,订购了较为先进的网络分析仪,并指导教师开展仪器的调试和新实验。实验室的硬件设备逐步完善后,岩电参数测量再上新台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张守谦(右一)指导青年教师进行岩电参数测量

张守谦始终如一地为测井专业的发展着想,重视测井实验室建设,坚持实验设备购置与设备维护两手抓、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提升同等重要。正是这种专注和坚持,使得测井实验室发展迅速,他个人获得大庆石油学院科研促教一等奖(1991年),测井实验室获得黑龙江省教委优秀实验室(1994年)等多种荣誉称号。

张守谦不仅是一位专注教学的大学教师,还是一位测井科研引领者。1988年他前往美国密苏里大学学习,在认真听课、学习的同时,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参观了多所实验室,与研究人员探讨课题的研究现状,同时学习美国课堂的教学方法。回国后,他将科研成果与新的教学方法融入课堂,把测井学科和地质学科两者更好地融合起来,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兴油报国的使命担当。

张守谦(右一)赴美进行学术交流

张守谦作为测井专业学科带头人,将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为油田的增产上产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和研究团队主要从事自然电流测井机理的研究,所选课题从水淹层的分布特点出发,阐明了自然电流测井的机理,提出了用自然电流测井判断水淹层的解释方法。其研究成果在生产中得到了证实和应用,填补了自然电流测井理论的空白,社会效益显著。该研究成果应用于大庆油田,累计为国家节省投资千亿元。基于此,“利用自然电流测井划分水淹层”科研成果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这是大庆石油学院建院20多年来在科研领域获得的最高荣誉。

张守谦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他关心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他们的益友。他培养的研究生和科研团队成员遍布国内外,如硕士研究生张玉金[三纪兰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唐练、刘德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高兴军(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都是行业的佼佼者,团队成员宋延杰、宋胜浩(东北石油大学)等已成为行业知名学者。

1992年,大庆石油学院“产、学、研”生产测井联合体成立,创建者就是即将退休的张守谦。他在团队组建、仪器购置、生产项目联系及现场生产各个环节亲力亲为,带领团队深入现场一线。该联合体不仅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油田产出剖面和注入剖面的生产任务,而且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造成了深远影响。“产、学、研”生产测井联合体开启了高校与企业之间“产、学、研”联合机制的探索,也为相关产业学院的建立及校企融合与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联合体在运行中发现生产测井仪器需求量大,含水测量技术急需攻关。团队成员第一时间攻克技术关卡,研制的溢气型集流伞流量计、同轴线相位含水率计在大庆、大港、辽河油田应用效果良好,该成果有效推动了校企之间的科研合作,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青年教师张庆国、张树军等都在该联合体工作过,几位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历表明,该联合体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等素质的快速提升具有明显作用。

溢气型集流伞流量计

张守谦学石油、爱石油、投身石油,以高尚的品德和渊博的学识潜心教学,培养人才,以赤诚之心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奉献终身。他坚守匠心,真正诠释了“学高德馨育桃李,烛火丹心献石油”的深刻内涵。

(撰写人:宋延杰  张庆国  李雪英  高金彪  徐广洲)